“收到你的來信,我特別開心。讀著你的信,我仿佛看到了寧夏的美食和美景。”4月27日,銀川市西夏區第十八中學楊陳軻同學,收到來自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玉州區第八初級中學鐘麗雯同學的回信。
這場由銀川市西夏區與廣西玉林市玉州區兩地團委、教育局聯合發起的“寧桂少年書信聯誼”活動,讓161名少先隊員以紙筆為媒,架起了一座跨越2800多公里的民族團結之橋。
3月中旬,兩地6所學校通過線上會議“云端結對”。西夏區的中小學生們第一次在屏幕上看到了玉林的風貌,而玉林的少年們則聆聽著銀川的同學講述賀蘭山的故事。活動啟動后,結對的同學紛紛拿起筆,將自己的生活點滴、興趣愛好、家鄉的獨特魅力以及對未來的美好憧憬,都傾注在了信紙上。一封封手寫信件載著南北風情,飛向遠方。
“銀川是一座富有魅力的城市,這里自然風光獨特,巍峨的賀蘭山守衛著這片土地。”西夏區第十三小學五年級的張珺琪在信中,向玉林的小伙伴描述著家鄉寧夏的美景。
“跳竹竿,對山歌,都是廣西三月三獨有的活動,象征著一份寶貴的精神文化。”而玉林市第八初級中學的陳俞杏則用細膩的筆觸還原了廣西三月三的盛況,尤其是那充滿生活氣息的描述,讓銀川的小伙伴們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了玉林的獨特風情。
更令人感動的是書信中的成長共鳴。“乒乓球運動員孫穎莎和王楚欽給我帶來了許多前進的動力,他們有一句話讓我印象非常深刻——‘我們要用汗水和努力,去證明自己的實力和價值。’每當我想要放棄時,這句話就會在我心里響起,激勵我奮勇前行。”玉林的學生鐘麗雯在與西夏區劉貞澤同學的信件中,講述了自己對乒乓球的熱愛。
隨著一封封信件的寄出與接收,兩地青少年之間的交流愈發頻繁和深入。截至目前,他們已互致書信334封,還分享了民族特色手工藝品照片、書簽、特產等200余件。這些飽含著心意的物品,進一步拉近了彼此距離。
為促進各族青少年的學習交流,西夏區采用“主場活動+系列活動+主題日活動”的方式,開展“共讀一本好書”“同做一件事”“互送一份禮物”等主題活動,先后與四川省鄰水縣、廣西玉林市玉州區團委開展“書信手拉手”活動,往來書信500余封。(記者 張璞)